沙马诗歌一首
发布时间:2017-01-11 浏览:1765次
沙马诗歌一首
作者简介:沙马,本名刘伟。现代诗歌写作者,探索先锋性诗歌各种写作的可能性。诗观:“艺术,没有独创性,就意味着剽窃。”有诗集《零界》、《沙马诗歌选》、《解读沙马》、《泡沫时代》、《某个词的到来》、《一个文本・虚妄之年》等。
空白的自画像
一
妻子坐在暗淡灯光下
织毛衣,觉得该
对她说些什么。说什么好呢?
漂亮的活着,自然的死去
从零开始,有一个好的来世。
她弯曲的身体露出一点空间
仿佛是为了向过去
的日子,打出的一个问号。
二
虚无的下午,或者说
下午的虚无
在远处,我被一只乌鸦看见了。
日子分开了生活,寻找
概念意义上的家。
两个下午,比一天漫长
一只乌鸦
比两只乌鸦短暂
三
山河繁荣,显露出欲望
一个仁慈的人
向我说出了庄子。
我后退了几步。站在工业
门口,理解物质。
用第一人称审视第三人称
用最后一天款待
正从路上归来的灵魂。
四
多疑的时候寻找自己的影子
同一个人在
不同的地方,是不是同一个词?
分开身体,彼此对立
一的后面还是一吗?
守护好自己,警惕意外的
消失。为什么要将
一颗心放在焦虑不安的动词里?
五
一路走来,变得不干净了
喊来一个孩子
用积木为我建造另一间房子。
房间之外有人伸出手
打出我不懂的手势。
惊动之下,风,吹开了心
不用暗示,太阳
也会照进这小小的积木房间
六
山高水远,远远的我
隔着一片枯叶
看事物。叹息一样短暂。
安宁下来,从汉语里
感受一颗隐秘的心。
用一寸,接近一尺
绕开活过的地方
惶惶然,生与死,一隐一显。
七
月亮还挂在天上,太阳
就出来了
分开我的视线。
浩瀚的流逝,茫茫然
应要做出客观解释。
两个物体中间,我看到
早上的太阳
意淫了晚上的月亮。
八
眼睛和心有一段距离。
那么多人擦身而过
熟悉的陌生化。
从天桥上走下来,警察
指挥着城市的音乐。
秩序,有它的分寸感
自由的语言
在他的手势自然分开了。
九
转换的事物不可言说
一天的女儿
玩着她的魔方。
空间里看不到时间
心,转动着地球。
转动出一个小小的太阳
惊喜中她
还是有点结结巴巴。
十
我和我的事物在一起
时间九了,有些事
就难以开口。
是不是感官
丢弃在感觉之外?
人与事在细节里相互纠缠
我与我的词
无力捕捉这些。
十一
故事里有老虎,可以说给
孩子们听,还可以
虚构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错过那个晚上,孩子们在
某个中心一哄而散。
再打开书,寓言里的老虎
也老了。故事是
以往的事,要理解这些。
十二
新的一年,宿舍区的人见到了面
也没什么新的问候
我回到房间触摸陈旧的书籍。
面对以往的知识,
优秀的人死得寂寞。
回来了,向过去的日子鞠个躬,
再问问孩子们,上个
世纪的爷爷奶奶们都去了哪儿?
十三
用我的目光打开你的目光
不是一把钥匙
打开一间房子的意思。
心藏在心脏里
噢,一只惴惴不安的耗子。
你走了,我还呆在原地
还在想着如何
打开那把锈迹斑斑的锁
十四
晚年,在经验里暗淡下来
枯叶里
还有点绿色。
一秒擦过一秒,留下
一世的痕迹。
讲述蜉蝣,只需要
一个白天
慌乱的心,该停留在哪儿?
十五
深入事物,有了好手艺
依然担忧诗歌
是否通向汉语的前途?
空,不等于虚。用一生时间
接近物质,接近词语。
身后的日子,要经得起
推敲。仿佛人世
悬挂在一个修辞的空间里。
十六
傍晚的蝙蝠飞得有点乱
引诱我在苍茫里
寻找一个不确定的中心。
都是为了生活啊
都想无中生有。
离开了这些,回到
孩子的形式里
是不是要更换一下本质?
十七
想到也有死亡的一天。就
想起笛卡尔,用精神
建设故乡,用粮食款待孩子。
走在路上,所有同道的人
在一个岔口分开。
先是失去消息,后来没了地址
用哲学里的谎言
安慰自己,回来的都是幽灵。
十八
善良对待每一条蛇和
每一只麻雀
它们和我一样活在表面。
表面上还有表面
手伸进去能抓住些什么。
深入下去是不是地狱?
面对这个问题
黑格尔已打开了他的窗子。
十九
家庭没什么新颖事物。三言
两语,不着边际。
谁告诉孩子,猩猩是大蟒的父亲?
让别人幸福,区别于自己
不依赖想象力。
月亮照进家庭,一枚硬币在地板上
闪闪发光,弯曲的
睡眠,给梦一个小小房间。
二十
新的一天,姐姐的儿子走了
一只蝴蝶飞出灵魂
死亡,不是离开。姐姐说。
双手颤抖地捧着一个红色的
疾病,这么多年了。
下了一天的雨。普遍的雨
潜入具体的名词
说起来,还是有点言不由衷。
二十一
我站在父辈们墓前,传递不了
乌鸦的信息
故乡,是过去的家乡。
一个中心
那么多的人在失散。
风,吹着自己的意思,我将
纷乱的落叶围拢好
放在身边,守护好它们。
二十二
一个新的国家,新的人民
新的经济形式
带着孩子们获取新的精神资料。
曾失踪的妹妹还没回来
那时的祖国红装素裹。
该回来了,妹妹。现在的
房间里有奶酪和书籍
给你准备好的窗口,面朝大海。
注:此诗获2015年安庆市第二届文学艺术三等奖;同时获2015年《安徽文学》年度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