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宏的诗
发布时间:2019-01-02 浏览:6936次
作者简介:刘东宏 男 笔名 桃花烙 安徽省作协会员 《知更鸟文学》现代诗歌主编 《海诗刊》编委《新诗界》副主编《黄河文艺》顾问
作品散见《诗选刊》《诗歌月刊》《安徽文学》《燕赵文学》《现代青年》《椰城》《中华文学》《作家天地》《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新诗想》《中国乡村》等等
获安徽省枞阳县政府一,二届方苞文学奖,中国李白诗歌节奖,《现代青年》年度诗人奖等等
诗观:真情,唯美,纯粹
江南
横向水面的桃花,近于理想王国
为远道而来的人,备好浓荫,软语,梅子酒
给他身后的道路轻轻覆上桃红和芬芳
山塘静如小令,抚了孤舟与独唱
收纳蝴蝶,琴声,落单的眼神
哀怨化为穿堂风
有人正出得厨房,上得厅堂
手绣了祖国,村落,鸡飞狗欢
通向老屋的小路也通向社稷
窗下的人自备了心仪的山水与物事
去山顶问道论剑,与鸟鸣谈天,她有唐朝的细雨
到檐下穿针走线,与鱼儿读月,她有汉代的腰身
十亩之间
适合栽下桑梓。在浓荫里
筑屋,盖小瓦
用榫卯法,盖出故乡
让燕子双飞,温习穿堂风
唱飞花令,日日
交头接耳,互诉衷肠
去屋后种修竹,养虚心
一个人偷看秘籍
暗练内功,种下固执的节气
屋前洒下芝麻,看日子
一天比一天高,与流水
对话,细数从前慢
备三碟小菜,饮两盅清酒
吃真正的晚饭。灯下
借了酒意,嘱托娘子
一定要散养爱犬
看好园中半开的桃花
决不让它开过墙去,泄了春光
远行
1
是的 还有什么迟疑?
有人在种桃花 更深的孤独
独自远行的人 放下
车窗前的江湖 与雨水
2
把红尘和伤痛握在手中
忧伤也是幸福
把春天的地址
放在左胸襟 “就不告诉你”
3
但告诉星光 告诉月色
眉若远山 有春风缠绕
袖藏暗香 右边的梅花扣
固守 内心的底线
4
怀揣绝句 通向诗词的小雨
渐次经过的群山 流水
打开江南底牌:纯粹的人间
燕子双飞 红豆更红了
5
把夜色坐穿。 写黎明的家书
修篱 修月下的柴扉
安排明天 沿着彼此的山水
相逢一笑 去口语里隐居 生活
落花时节
这正在消逝的声音也正在呈现
瞬息之美,闪光灯在一一记录
为了忘却而记住,像五月的鸟鸣
含了阳光与流水,正在穿过人群
他们唱着人间最亮的福音
深情而真挚,相互点头致意
台阶上,拾级而上的人
再次相遇,脸色平静
波澜和忧伤都已在远处了
莲花又自顾自地打着朵儿
仿佛初见之人,有明媚的暗喜
仿佛后来者,带着前世的风声n
夏夜
反复揣摩遁身术,去各个朝代
向有恩人一一致谢,给他们
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欣慰
与遇见的人挥手问安,祝他们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有心结之人相视一笑
去小酒馆,一醉解恩仇
借了酒力,到池塘边赴约
有人已发如柳丝,眉若远山
听她说话,说风声凉
雨声袭人,时光慢岁月快
一直让星星使眼色
让蛙鸣传信,让花香带去
不变的初衷和芬芳,“冤家”
若带了短笛,就横起来吹
若带了长箫,就对月光唱,奴爱听
都门帐饮无绪
江风重,江南事情尚不明了
鹧鸪贴着水面叫
渡口起雾了,要去的地点渐渐模糊
要找的人,手机也一直没有应答
雪正渐渐停了,饮空的酒瓶
倒尽了内心话,就剩下孤胆和剑气
小路暗显,像秘道
通向往事,也通向春天
适合一个人往回走
绕开蛊惑,妄语,假象
沿途截图,记住独语,脸上的潮红
纸上栽树,种花,仅允许阳光到访
在折柳处,用母语写信,写想你
将酒后的真相,快马加鞭,当面送达
霜降诗
说到风情,婚约。她就摇荡,脸红
和柿子苹果枫叶一道
集体走在下嫁的路上,往人间赶
说到长亭,短亭。蝴蝶就慌乱不止
使劲向戏台飞,黄花和闺女一样任性
吵着减肥,在窗前楚楚动人
说到明月,江湖。就让人心跳,沮丧
“眼睛都望瞎了”,从水路去吴国的人
还在,与寒山寺谈天,昏头耷脑
说到伤心事,天就冷了。让人上火
子夜梦回,小酌一杯红酒,把电话
和微信发给往日。像此刻,霜花正纷至沓来
重阳诗
不过都是微澜了
不过在今天要被重点记起
往事比天空清晰
道上衰草也是
偶而露出早春的嫩绿,要相逢
兔子在草丛里倏忽
似乎在带路,到要去的地方
落叶也是,落地之处
可能都是心安或向往之所
登山的弯曲和崎岖可忽略
山下的恩爱情仇可忽略
山上的悬念要挂在眉间
当脚步停下,鸟鸣
也会停下,会化作茱萸与菊花
对你默默而视,随风环绕
入林,入心,除了泪水,一切都已形同虚设
寒山寺帖
船一直泊在苏州河边,离寒山寺近
离故乡远,与心上人
互为远方,不可抵的梦境
抱臂的人自陷了呓语
独自与一个人的暮晚对峙
寒鸦与唐朝的深秋对峙
小沙弥与孤苏的钟声对峙
渔火照亮了这一切:桥上风大
霜花和枫叶在时间里飞,我在水边
抱膝独坐,与一首诗对峙
我是幸福的,爱人
从共和国开车赶来
轻轻为我,披上了她亲手缝制的秋裳
周庄诗
穿旗袍的人换了新时装,戴墨镜
古旧的事物从而更加旧一点
幸好她也保持了过去的口音
幸好我熟悉,因此心情快乐又平静
因而面部并不复杂,风吹庭院
烦心事都在园墙外,时间是你的
河山化为水池,假山,茉莉花香
翠竹垂下大片浓荫,够奢侈了
供一个人挥霍,其实,我也在
像稍远的河道上偶而传来鸭鸣
也传来摇橹声,这并非偶然
昆曲和小令相互缠绕不放
唤茶声偶而混进小酒馆
木门关开预知了离开和还乡
我们依然听见,如影随形
这就是水乡,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
刘东宏诗歌的简评
沙马
刘东宏的诗歌,有着自身的物象特色和思想特色。他似乎是想在后工业文明时代,追忆那即将消失的,安静的,掩盖在岁月深处的农耕文化时代的故乡。而诗歌中的故乡,浸润了诗人的理想和情感,又高于那个故乡。他试图在现代文明里,通过语言和修辞,重建内心的故乡,以此来唤醒在物质社会里人们逐渐丢失的精神家园。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中来回穿梭,呈现出一个理想化的“诗意居住地”。
刘东宏的诗歌特色,一是想象力丰富,隐喻奇特,具有张力。如诗歌《江南》:“通向老屋的小路也通向社稷”,“与鸟鸣谈天,与鱼儿读月……”等句子有着新颖的内涵和饱满的意蕴;二是温润内敛,简洁含蓄,意味悠长。如诗歌《十亩之间》:“去屋后种修竹,养虚心/一个人偷看秘籍/暗练内功,种下固执的节气/……“一定要散养爱犬/看好园中半开的桃花/决不让它开过墙去,泄了春光”。诗意浓郁,曲径通幽,给读者带来了审美情趣;三是画面强,通过稳固的具象,支撑美的空间,进入一个理想的抽象,从而完成了诗人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如诗歌《远行》:把夜色坐穿。 写黎明的家书/修篱 修月下的柴扉/ 安排明天 沿着彼此的山水/相逢一笑 去口语里隐居 生活”诗中的画面,无不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冲击力,从而形成了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刘东宏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有较强的辨识度。他不跟风,不趟时尚,与当代诗坛保持一定的距离,独自前行在自己的诗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