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厚明的诗
发布时间:2017-09-21 浏览:3364次
沈厚明的诗
作者简介:沈厚明,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诗歌报(月刊)》、《安庆日报》、《青年文学》、《星星》、《阳光》等20多家报刊发表诗文,诗入选多种选本,获奖数次。现供职望江县文联。
在扬州(组诗)
在何园喝茶
镜花水月。我试着喝下几口茶
才慢慢品出它,例如虚实、繁简、疏密
开始有了某种动静
游客来来去去、进进出出
像隐藏的奥义
一边呈现,一边遮蔽、消逝
为了时间的再次诞生
何园镜中的花开了
又谢过了,当我坐在镂空的窗前
复道回廊、水心亭、片石山房,这些
人间的词语与符号
真是风月无古今
园林里
全是色彩
交谈往往是
漫无目的又漫不经心,但一些新的变化
正在赶来的路上
光线移动一寸,水静盛景
画影就放大一点
在滥觞之用笔如作篆籀
在纵横奇峭之趣
在不可腐烂的山水面前,我想知道
它是如何征服黄宾虹的
注:①镜花水月,为何园一景。
②黄宾虹,国画家,据何园管理员介绍,黄曾在此生活十年并研究、创作绘画。
③对联: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在大运河边
今天,我穿了件长上衣和牛仔裤
工业化的结果就是衣服上的
一枚枚纽扣,它的化学方程式
正躺在中学课程里。科学让我惊奇一次
诗歌是另一次:
寻花还上旧花台
如此,我以为
将要发生点什么
譬如庞大漕运船队的归航
或一首不朽诗篇
即将来临
大运河却风平浪静
时代接纳了这一切
也接纳了我
接纳了一艘游船,借助它,我抵达
大运河从未损坏的涟漪上
为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
隋炀帝,毁了他的帝国
琼花也没有逃脱迹灭
代替它年年绽放的是聚八仙
肉体凡胎的我,身影却被这河水
塑造出来
同一时刻被塑造出的还有时间
对于时间,诗人和作曲家
惯用的策略大同小异
喜欢消失与赋格
伟大的波斯王泽克西斯
面对自己的大军也曾潸然泪下
主妇更简单、敏感:衣柜里放一枚
樟脑丸,明年再放一枚新的
我就生活在未被虫蚀
生活在香气弥散的日常中
注:①赋格,源自拉丁语。意为遁迹、追逐、飞翔。
②泽克西斯一世(Xerxes),在远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时,与其叔父对话,因感时光流逝,悲伤过度而流泪。可参阅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在瘦西湖之春晓柳堤上
杨柳依依,我却写不出
它的轻。语言的困境就像眼前之美
无可挑剔
我把目光投向远处——
烟花三月的瘦西湖也困在
小金山、五亭桥、白塔、浮庄之中
轻风习习,撩拨着它们
撩拨着柳枝轻扬下突然钻出的兰舟
湖面上,轻不可说
木制的船可以烂
船字不会。孟浩然已不见
耗费十年,扬州一梦的杜牧
又如何呢?
也撩拨着我。我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曾引来妻子的嘲讽:“看见街上美女
保证不会忘记。”
穷而后工,作诗若烹小鲜?
然,希言自然
我在春晓柳堤上磨蹭了半天
仍无解
注:①不可说,是《金刚经》对空、相的阐释所表达的最高境界。《道德经》也有相似的陈述:XX不可XⅩ。
②穷而后工,是中国古典诗论的重要理论基石。可参阅韩愈的《荆潭唱和诗序》、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钟嵘的《诗品》等文献,其理论源头可追溯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③作诗若烹小鲜,变自《道德经》。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④希言自然,语出《道德经》。
吃桃记或在扬州之白塔边
吃颗水蜜桃
甜,让人无视其他事物
甜没犯错
孤体强大
整体沦为配角
趋于无穷小
譬如眼前的白塔
――独裁者的遗物
独裁者肯定吃过桃子
或别的水果
注:据导游说,乾隆一句无意之语,第二天早晨就冒出了白塔,夹在徽派建筑群中。
异与他物或在白塔那边
线条给予的启示总是
说一不二。
身边瘦西湖的湖水也在推波助澜
远远望去,停在环绕垂柳上的白塔
仅剩一条白色的弧线
垂柳年年吐出新绿
以便让我们能够更深地理解
异与他物的存在
岛瘦郊寒。这是我们在写作中
掌握的硕果仅存的技巧
“他曾用血块创造了人。”
白塔的弧线连接着两端
“你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化了的概念。”
当我们置身过往的事件与传说
置身宗教、财富和尘世间
常见的东西。
一条白色弧线的神秘,充分、丰富
像迅速解开的缆绳,奔跑而出
在即将耗尽我们
这一天的上午
注: “他曾用血块创造了人。”(《古兰经》),转引自萨曼·鲁西迪(Salman Rushdie)《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
丁酉四月初六,茶园遇雨
这阵突如其来的雨
终于找到安身之所了。像我们的“曾经”
雨点现在还年轻,跟随着激情
因为激情总是正确的、知道
抄近道。视线的边缘
是另一番景象。松树迫不及待的、不失时机的
把绿色表达出来。一件副产品。
一份额外的收获。
“一个好地方。”张巅①说。当我们
把自己扛到山巅之际。“是该动动笔,写点什么了
语言就像刀子
搁久了会锈掉。”我注意到
我们谈话时的腔调:
苦恼,显然,不是学来的②
我差点相信这家伙说的鬼话。我们是
朋友吗?我们相识
己经二十多年。“时光是个铁哥们,
他会令我们耳顺。”③
我们不妨也效仿
模仿古人。“草木蔓发,春山可望。”④
看看,写封信都这么文艺、四言八句的
退一步,我们也可以学一学外国的:
“一切抚慰归于徒劳,
空留斑鸠的暗影,仍在枯燥啼鸣。”⑤
不要像现在混诗坛的
宣称的那样:己改头换面、已功成名就
也不要像晾晒在茶树丛中的小路
抱着己有的观念深陷旧辙,模糊不清
看不见未来。现在,雨停了。新的主题出现了
茶园里所有的嫩芽都不会遗漏
都将在不久的将来被采下,都是杯中之物
在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
都是舌尖上的事
另一些人,显然
转移了兴趣,被一种称之为“掼蛋”的游戏吸引
他们丢下局长、校长的称谓……父亲的职责
与本能,忘掉明争暗斗。暗斗
不外乎生旦净末丑,一阵锣鼓之后的
一阵嘚嘚锵锵。在陷入
新的游戏的攻防同盟之前
他们轻松的笑容就像刚出炉的
一件艺术品
茶园是新的,还没有故事
那就用我们的想象力,创造一个
翻翻万年历,四月初六,宜:
祭祀 塑绘 开光 订盟 纳采……冠笄……
这么多,总有一件值得我们去做
注:①张巅,诗人,安徽望江县人,此次茶园游伴之一。另有王业田夫妇、李春夫妇、任春松、郑强及不知姓名“花朵”数枚。
②引自【法】乔治•巴塔耶《内在体验》P04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引自【美】诗人萨拉•蒂丝黛尔(Sara Teasdale)《Let it be forgotten》。原文:Time is a kind friend , He will make us old。
④语出唐•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⑤引自【美】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Winter Trees》(朱语迟\译)。原文:The shadows of rigdoves chanting but chasing nothing.
高温来袭
太阳花准备了已开之花
准备了准备欲开之花
还准备了三种颜色
《吕氏春秋》也发声说:“天子居明堂左个,
乘朱辂,驾赤骝……食菽与鸡,
其器高以觕。”
这两样东西,我都没有
我只顺从身体的自然
排出多余之物
――汗侵衣襟
注:引文摘自《吕氏春秋·孟夏纪》
夏日池塘
池塘里有未完成之物:
鱼戏莲叶间
我们的目标一致
我们的游戏相似
争渡,争渡……
我们的好奇心,早己抵达
外星系
夏风喜欢露珠停留过的叶子
送来顺手摘下荷花的香气
而它(星系NGC4314),在几百万光年前
盛开的花,今天仍然在我们眼中
旋转、闪耀
蜻蜓的目的地更新鲜
――尖尖角的小荷正在露出水面
涟漪的野心,只想把自己
推送到对岸
不结果实的阳光,让池塘里
结出果实(莲蓬、菱角)
这一切,不过是一滴滴墨水
不过是王冕、徐渭
不过是朱耷、扬州八怪笔下的
或浓或淡、或轻或重
或大或小的墨水
注:①汉乐府《江南》
②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③扬万里《小池》
④星系NGC4314,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星系之一,距离我们几百万光年,其图案就像一朵旋转、盛开之花。
当一个人偶然想起迎江寺
我曾试过每样东西,仅有部分
是不朽和自由的。①
在我身体周围:锅碗瓢盆
都是圆形的
人间的烟火味应该也是圆形的
它们摸上去有点凉
有陈年的迹象。不朽。江水的浑浊
可以算一个。一浪挨着一浪
事物的运动也能做到无声无息
一声不响地,就这样,浑浊
一层一层渗透过来
当我偶然想起迎江寺
一个秘密,不久就被发现
树影仿佛经过精挑细拣
不可企及的空中之物
返回地面,既可以仔细观察
又能轻易踏上
荫凉也让我愉快地
进入塔的内部:168级台阶、20000多平方米
充裕的空间,对外形的瞻视
立刻变为对美和时间的索求与渴望
但人这一生:春夏秋冬
无非“春来诗思……”②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③
秋来风景异④,马鸣风萧萧⑤
……挈壶氏有二十个帮手⑥
而此时夏日正盛
整个七月,细沙都是灼热的
塔不眠不醒。塔影横江
风吹两岸,江面开阔又守口如瓶
在必经之路上
“耳听六路,眼观八方。”⑦一次醒悟?
“……,胜造七级浮屠”⑧……
是又一次醒悟?
在必经之路上,我将认识
樟树、冬青、花草这些熟悉的植物
还会遇见塑料袋、饮水瓶、水泥建筑
这些当今的物品和制造
但码头没听说丢失过船只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乘坐的东方红客轮
已不知去向。接下来
是汽车的鸣笛,似乎在提醒
不要越过某个边界
“过了安庆不说塔”,一句民谚
更是一句深深地告诫
无论塔怎样坚持缄口不言,码头上
一艘外省的船还是来临了
新消息、新事物即将上岸
意味着将来是一个
离我并不算太远的词语
注:①引自〔美〕约翰·阿什贝利(John Ashbery)《当人们把醉鬼弄进邮船》(《As One Put Drunk into the Packet-Boat》): I tried each thing , only some were immortal and free.
②黄庭坚《绝句》
③秦观《踏莎行》
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
⑥挈壶氏,官名,掌悬壶滴漏以记时刻等事。《周礼·司马·叙官》: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中华书局,P592。
⑦⑧迎江寺,又称振风塔。塔高七层,又称七浮屠;塔八角,又称八角楼,窃以为眼见八方之意。168级台阶,暗示一塔、六耳、八方。
⑨人之一生:春夏秋冬。语出柏桦《水绘仙侣》。
时间与他者或速朽的果实
果盘中盛放的果实中
少数果实的速朽,总是快于
我的味觉。在未品尝之前
己经烂掉
我每天经过的那片树林
有千篇一律的阴影
有深不可测的外表
有参差之美
有无穷无尽、用不完的寂静
我从没利用过它们
仿佛我可以随意地去浪费
这些阴影、外表、美和寂静
斗转星移。少数果实
趁我不在时
提前烂掉了
这是它们送给我的
一份礼物、一次提醒
让我从腐烂中
获得了时间与他者的概念
我在钝化的日常中
深陷太久
我需要新的词语才能抓住
转瞬即逝之物
画家要绘出它们也必须找到
新的颜料